当前位置: 首页 -> 认识中医 -> 理论探讨

七情六欲

发布时间: 2011-05-04 来源:未知
摘要:

七情六欲是对人们情志活动的概括,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或现象的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发生,成为内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也称之为“内伤七情”。例如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天灾人祸以及社会动荡、经济状况变迁等,均可引发七情而导致疾病。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

 七情六欲是对人们情志活动的概括,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或现象的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发生,成为内伤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也称之为“内伤七情”。例如不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天灾人祸以及社会动荡、经济状况变迁等,均可引发七情而导致疾病。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若将七情分属于五脏,则可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分属于心、肝、脾、肺、肾,称为“五志”。
七情致病具有以下特点:(1)与精神刺激有关,多发为情志病。既是受精神刺激而发病,发病后又表现为精神情志失常的病证。(2)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3)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即过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喜则气缓,即过喜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则失神狂乱等;悲则气消,即过悲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恐则气下,即过恐可使肾气不固,气泻以下,表现为二便失禁,遗精等;惊则气乱,指突然受惊,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惊惶失措等;思则气结,即思虑过度可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4)情志的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