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认识中医 -> 理论探讨

《内经》认识世界之三原则(下) 刘长林

发布时间: 2014-11-19 来源:未知
摘要:

再看生命的存在。每一生命个体都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多重结构的有机整体。台湾学者陈国镇教授认为,人的生命至少有四层结构:物质层面,能量层面,信息层面和心灵层面,各自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显然,物质和能量层面受信息和心灵层面的主导。因此,生命个体所呈生命现象与其物质构成——实体组织之间,既存在一些精确的直接对应关系,同时又存在一些不直接对应的关系,如经络现象至今未能找到直接对应的实体组织,而经络对生命体的调

再看生命的存在每一生命个体都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多重结构的有机整体台湾学者陈国镇 教授认为人的生命至少有四层结构物质层面能量层面信息层面和心灵层面各自有对 的独立性而且显然物质和能量层面受信息和心灵层面的主导因此生命个体所呈生命现象 与其物质构成——实体组织之间既存在一些精确的直接对应关系同时又存在一些不直接对应的关系如经络现象至今未能找到直接对应的实体组织而经络对生命体的调控作用却十分巨大。

最高级的生命群体是人类社会构成人类社会的实体层面主要包括社会成员生产资料和 消费资料其现象层面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及社会成员的所有活动由于每个社会 成员都有智慧和个人的追求不同社会集团民族国家之间还相互影响故社会整体的运动状态最令人眼花缭乱在社会运动中“象义空前提高“象”和的关系可能出现巨大 的不匹配毫无疑问“体的支撑是社会运动的基础“体的规模和水平规定社会整体运动的性质和等级然而“体的状况确定下来就会有一个社会运动情态与之相应是无限自由的可化区间,就是“象的自由活域限。在个域限之内“象”不可能有无多种的呈现,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其特殊的社会整体功能。

人的心灵系统可谓超复杂超高级系统现代科学认为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是脑神经系统。 大脑作为心灵系统“体是生命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生命机体密不可分但是心灵系统的 “象,却对外部信息的提取、加工和感受。人的意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人的情绪、 心境(心状态,有原则上不受制的独立主活动的力和空间心理之“”只为心活 动提供了物“载体而基本上不能干预心理活动的内容心理活动的内容作为心灵系统“象, 则几乎不受载体的制约和支配。

然而事情远没有到此为止令人吃惊的是心理活动中体运动的支配关系发生了奇妙的颠倒。

思维主体想不想想什么怎么想如何在心中进行信息加工不是由脑神经系统中的分子、 原子、电子来决定和主导,而是由思维本身来决定和主导。心里怎么想——信息内容怎么变化, 信息载体——脑细胞、脑神经分子、原子、电子就会跟着发生相应变化。这就表明,思维本身, 或者说“心,在想不,想什么怎么想上具有绝对自主权、由权。在灵系统中不 是思维“体的运动决定思维“象而是思维“象的自主变化率领思维“体” 做相应运动。

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构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现象不是消极被动的存在不是实体的附属物远不完全由实体决定实际上现象是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是事物整体的组成部分对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有积 极能动的作用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这“自然整体层面?即如何理解现象的实质?从根本上看,现象与实体又应是怎样的关系?

过去一般习惯于将现象视为实体本质的外在表现其实很是片面得出这样的看法是因 为我们的眼睛只盯住了实体只局限在实体的范围之内事实上任何事物存在于宇宙之中都与整个宇宙发生联系因此事物如何运动如何呈现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的实体本质同时还取决于事物与外部广大领域的联系,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

事物自身关(包括稳定和不稳定的表现和事物外部关(包括与认识主体的关系的表现,这两个方面整合起来,才构成事物的现象层面,即自然整体层面。

可见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不仅仅是事物自身的整体它同时还是宇宙整体在事物身上的 “折射说明了以上就不难看出在现象与支撑现象的实体之间现象与现象背后的本质之间, 原来存在着巨大的质的和量的差异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现象要比现象背后的本质丰富得多的多。这也就是现象具有独立意义的根源。

现象和实体的界线是相对的 如果从深层把握宇宙的存在实体也是关系因此现象和实体的界线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较而言现象的关系是易变的不稳定的因而更多地显示着时间的特性实体的关是不易改变的,相对稳定的,因而更多地显示着空间的特性。这样说,并不意谓现象不具有空间, 实体不具有时间。

指出现象和实体界线的相对性是为了说明不可将现象与实体内在与外在稳定与不稳定绝对地对立起来其实这些界线都是以人为本位划定的如果从无限宇宙的角度来看则没有现象与实体,内在与外在,稳定与不稳定的区别。

因此同样可以说,现象也有本体意义。 打开科学的另一扇大门 这两条认识路线具有互斥性均以拆除对方的实现条件为自身的前提这就决定了它们无论怎么巧施,都只能进入自己的层面,不能进入对方的层面。 以空间为本位到现象背后去寻找本质这一扇科学的大门已被传统的西方科学打开但是这不是科学的唯一的大门至少还有另外一扇大门那就是以时间为本位探索现象本身的规律, 研究世界的自然整体层面。

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受规律支配现象既然是事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呈现现象层面也就是事物之彻底开放的自然生成的完好无损的整体层面如果肯定一切存在都有规律那么就应当承认事物的自然整体层面也受规律 支配否则世界将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半一半有规律一半无规律那是不可思议的应当肯定,世界统一的,切运动形和存在层皆有规律《内经》和医学所揭的众多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辨明就是要将规律和规律的具体形态区分开来不可只承认一种形态的规律,不承认其他形态的规律。

将规律与规律形态分离开来的依据是世界有无穷多的层面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不同的特质,因而不同层面的规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现象处于永恒的不断的变动和与他物复杂的相互联系之中承载现象的物质实体则是相对简单静止稳定的存在因此现象层面的规律有其特殊性不能以现象背后支配相对稳定联系的规律形态为标准显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在形式上会趋于严格精准固定现象本身规律则相对宽松、灵活、自由,具有较大的容纳区间。

但是不管怎么特殊所有规律无论现象背后还是现象本身的规律都必须具备一切规律的基本特质。这就是联系的重复性、普遍性和必然性。

必须指出,所谓必然性不等于唯一性。必然性可以表现为一个不会超出的严格界定的范围, 在这个范围之内却可以有无限多种的可能性无限多种的具体呈现这样理解必然性规律就可以容纳不确定性,同时又不失规律的基本特质,不失规律的指导作用。

现象背后的规律,是在严格控制或单一条件下,即排除了原始复杂性和随机、偶然性之后, 事物所呈现的规律故不仅其内涵的规定性严格精准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是唯一的只要满足它所需要的一定条件它就会以唯一的形式精准地显示出来而要想让它发生效能也必须严格满足它所需要的条件。

现象本身的规律是事物在彻底开放的原始整体状态下的规律其内涵的规定性同样严格而毫不模糊但是它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够容纳一定范围内的无限多种的随机变动以至可以统摄个体的差异性故其具体的显示无穷多样此种情形系由现象层面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瞬息万变所规定然而这并不妨碍它仍然完全具备重复性普遍性和必然性这些作为规律的基本特征。

现代科学不能解释中医 认清了中国和西方两个本质不同的科学传统也就自然地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如此发达西方近代科学却没有诞生在中国不仅如此即使到了今天用成熟了的西方近现代学也不能解释中医不能解释中国科学传统因为它们认识的出发点和大方向根本不同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不是古代与现代的前后关系,而是两个并行的认识源流。

那么这两种科学最终能否相互沟通呢?不能因为这两个层(现象背后之本质与自然整 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得认识它们的基本路数刚好方向相反一个要控制对象加以抽取分解将整体还原为部分一个要保持对象本始的原样状态一个必定破坏自然整体一个坚持维护自然整体这两条认识路线具有互斥性均以拆除对方的实现条件为自身的前提这就决定了它们无论怎么巧施都只能进入自己的层面不能进入对方的层面现实中的自然整体层面与其构成部分无疑是融洽相通的然而我们只能分别检视这两个层面而且当检视某一层面时必定破坏或阻挡观察另一层面,因此我们永远无法了解这两个层面如何连通。当然,不能最后沟通, 不等于不能相互利用。

中国人的原创就在于为打开科学的另一扇大门开辟了道路我们应当沿着这条道路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