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认识中医 -> 杏林撷英

钱乙

发布时间: 2023-03-14 来源:未知
摘要:

钱乙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字仲阳。北宋著名儿科学家。汉族,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钱乙去世后,他的学生阎季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于宣和元年(1119)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其中有23个病例和创制的114个药方。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钱乙认为小儿与成人相比较,在生理、病理上有其自身特

钱乙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字仲阳。北宋著名儿科学家。汉族,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钱乙去世后,他的学生阎季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于宣和元年(1119)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其中有23个病例和创制的114个药方。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钱乙认为小儿与成人相比较,在生理、病理上有其自身特点。如小儿在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在病理上“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其感受邪气之后,往往较成人的抗邪能力降低,易为邪气所伤,多见邪实之证。但另一方面,邪气侵犯人体之后,由于小儿脏腑气血未充而柔弱,邪气损耗正气,又易于使小儿正气受损而转为虚证。其阳气不充盛,被耗伤则生寒;其阴精不充足,被耗伤又可生热,故而病理上虚、实、寒、热变化迅速。 小儿药证直诀》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清代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小儿经方,于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另外,钱乙还著有《伤寒指论微》5卷,《婴孺论》百篇,已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