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5日 根据录音整理)
第一条,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是延安精神的根本,是党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它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是崇高理想与现实任务的统一。政治方向对于大家来说,实际上特别的重要。毛主席说政治方向好像一个人的头,有了头,其他各部分才能工作。当时的政治方向是什么呢?是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坚持党的七大路线。路线确定了,干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办抗大。抗大的成立对于共产党来说,意义特别深远和重大。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很难的啊。当时延安掀起了学习理论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总结经验之风。当时的民主党人士黄炎培到延安去看了之后说的,“就我所看到的,只觉得一切事实都切合实际,而绝对不唱高调,求理论上好听好看。”毛先生说,“做中国共产党,看不见中国,只看见书架上的马列书籍,这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还是少一点好。总之,中共的政治作风已变,不是变向别的,而是平凡、务实。”。
第三个主旨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真心实意的帮助人民实现自己的利益。那么为人民服务有哪些具体体现呢?在政策的制定上,要让人民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在政府工作上,要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在领导方法上面要不能脱离群众,在言行举止上要呵护群众的最大利益和最高标准。有两个代表人物大家都知道,一个是白求恩,一个就是张思德。白求恩去世之后,毛主席写了《纪念白求恩》。他说,我们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的精神,只要有这一个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了解放人民。那么张思德,一个参加红军的老战士,在延安的时候当了毛主席的警卫连的士兵,当了班长,然后又让他去烧炭,他也很愉快的去烧炭。最后是因为下雨,烧炭的窑洞垮了,他牺牲了,大家为他开了一个追悼会。在追悼会上毛主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老三篇之一——《为人民服务》。美国友人斯特朗专门去了延安写道,“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但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意义,代表了一种极深的感情,反映了人的信念。”
第四,创业精神。我们知道,共产党到了延安,很快就发生了西安事变,蒋介石同意抗日,国共合作。开始国民党是给延安发军饷的。但是两三年之后,国民党就不给钱了,延安这个地方本来就穷,一下子就变的极其困难,没有任何的财政援助,没有衣服穿,没有饭吃。这个时候,党提出来我们自己想办法,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延安,毛主席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穿的背心是由缴获的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戴的是用线绳系着的断了一支腿的眼镜,要知道林伯渠那时候是整个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部长。红军把敌人的传单拿过来,当课堂笔记本用。所以斯诺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真是坚韧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这样一种精神,你不能不被震撼。
我在写学习体会时,首先想到写的词就是“震撼”,第二是重新认知了延安精神;第三想到的是延安精神对我们现在工作的指导作用。在震撼里面,我写了三层意思。第一,我为延安轰轰烈烈的历史所震撼。延安的13年是辉煌的13年,是伟大的13年,是不可思议的13年。第二,延安的精神来之不易。那是共产党红军牺牲几万人的生命换来的。第三,我更为延安精神对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吸引力所震撼。
我在想,今天我们干任何事情,首先得有信念,没有信念,干不成任何事。延安精神的第一条实际上是有坚定的信念,有了信念,什么困难都不怕,没有信念,没有任何的动力。今天我突然看到一句话写的特别好,“请不要在我活着的时候让我死去。”这话挺拗口,他“死去”的是什么?实际上是精神。从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自觉学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我觉得革命理想高于一切,邓小平说了,延安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物质条件很差,就靠精神文明,靠有理想和坚强的信念,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精神有决定意义。那时候,多少仁人志士奔赴延安。这里有一个统计,1938年5月—8月,三个月期间,从延安办事处介绍去延安的就有2000多人。就光这一年,从全国各地有一万多人去。他们说“打断骨头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去。”靠的是什么啊?就是精神的感召力!
国民党占领了延安之后,1947年8月8日,蒋介石到延安。这是他唯一一次到延安。我相信他肯定怀着很大的好奇,到底共产党在延安是什么状态。蒋介石看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坑洼不平的榆木桌子,简陋的睡床,还有架纺车,还在纺线。随从告诉他,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就是周恩来、朱德的窑洞。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近乎原始的窑洞,蒋介石感到十分震惊,不可思议。延安城本来就建设不好,在抗日期间又遭到日本人轰炸。共产党人就是住在这样的窑洞里跟蒋介石打仗,把他打得落花流水。蒋介石去了台湾之后,反思他的失败,其中有一条说:“我们的失败并不是被共匪打倒了,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打倒了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军队是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据的军队,我们的军队是无信念、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节气的军队。”我有时候在想,我们搞中医的这些人,是不是有精神、有信念?如果没有,我们怎么可能干好我们的事业?!
1945年日本人打败之后,到1946年发动内战,有个国外记者到枣园访问毛主席,跟他两个人坐在板凳上,在窑洞门口谈。问毛主席:“你能不能评估一下当前的形势?”那是是什么形势?解放战争已经开打,蒋介石的军队加上美国的美式装备向解放区开始进攻,占据绝对优势,大军压境,你能想象到共产党能打得赢吗?那记者问毛主席的意思实际是担心。毛主席跟她是怎么说的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美国人又怎么样呢?多则五年,少则三年。最后共产党三年真是打赢了,这是何等的气魄啊!
最近我常常在想,我们是否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有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的决心吗?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气概吗?我们有没有明确的方向吗?现在,复旦大学都被人戏称变成了“复印大学”,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的科技创新远远不能够满足需要,特别是原始创新不多。习主席在去年6月9日的两院院士上说了一句话,“我们不能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我们的明天。”我觉得我们学中医的应该有信念和信心,为什么呢?中医药学里面有原创。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刘延东指出,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但是,我们在坚定的前进方向上面,还经常犹疑不定。有的人说我们没有中医特色,说我们全盘西化,有的人说我们老古董,就连一个传承与继承的问题,我们有的时候都不敢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所在2005年提出两个建设三个中心,这很好,但是这只是愿景,什么才叫全国的研究中心?所以,我们还要有具体的一个目的。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未来五年、未来十年的中医基础理论是什么样子?我们基础理论研究所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定的目标,以及坚定的道路。这其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我参加5月8日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有一教授专门讲传统与现代的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说的两句话,给我印象深刻,就是这两句话——“背对现代的传统只能是死去的文物;离了传统的现代只能是无根的浮萍。”我觉得对我们中医药学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人,特别有意义。
我们还要学习延安精神,强调实事求是,实践是本。我们所去年确定了所训,最后定为五个词,第一个词就是实践,实践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是我们的路径,也是我们的落脚点。我们一定要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服务,为提升中医药疾病防治与健康服务能力来服务,这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使命。
第三条是我们今天仍然非常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因为我们的困难真的很大!即使是现在,我们中医学发展的环境并不很好,我们的科技环境、体制环境、文化环境均有待进一步完善。还原论的思想浸染到我们每个人的细胞里面去了,我们要做中医的事情是很困难很困难的。但是我们的任务又非常重。我们中医基础理论所成立到现在35年了,我们一代一代的人呕心沥血,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的发展并不尽人意。一说中医好的时候,就说我们临床有疗效,归功于临床了,一说不好的时候,就说我们理论没搞好!我们现在有历史机遇,但我们也面临大的挑战,因此,我觉得我们还要艰苦奋斗。
在延安的纪念馆里面,有这么一幅画,是抗大学生的行军图。抗大学生行军时每个人后面背一个板,这个板是干什么的呢?上课用的!行军的过程中上课,这个板是给后面的人看的。上的课是“游击战”三个字。是“认字在背包上,写字在大地上,课堂在大路上,桌子在膝盖上。”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条件要好了很多,我们真的不够艰苦奋斗。
最后总结一下,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品格和伟大情怀,它是宝贵的内核和基因。另一方面,它是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几代人对延安精神都极为重视,毛主席说,希望保持这样一个工作作风。邓小平也多次提到延安精神,江泽民也提到了延安精神,胡锦涛也提到了延安精神。习近平两次参观延安干部学院,提出“延安精神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永久教材,延安精神是宝贵财富,是党的根本精神,是理论上的一个成果,是党的传统的精神成果。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总的来说,我这次在延安学习,感触很深,非常震撼。今天就把我所学到的和一些思考的材料,带回来跟大家汇报,也是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共同为我们事业为中医药事业为我们院所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主持人:各位老师,刚才胡所长从“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和提出背景出发,结合延安精神的内涵,对于我们所的工作做了一些宏观的思考,给大家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大课。既有历史的视野,也有现实的关照,既有浪漫的情怀,也有理性的思考,对于我们所“三严三实”的教育活动开了一个好头。同时,也对我们将来各项工作的推进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反复思考。
今天的大会就到这里,散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