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与学术 -> 重点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发布时间: 2023-08-09 来源:中医基础理论

一、基本情况

本学科专门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学科于2001年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点;2007年通过验收,评价“优秀”,2023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点。现任学科带头人为杨金生研究员,学术带头人为潘桂娟研究员。学科力争通过5-10年建设发展,成为队伍精干、水平一流、优势突出,代表“国家队”水平的专业团队,在国内外拥有广泛学术影响和带动能力,在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研究成果

1、主编大型理论著作

《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中医痰证研究系列丛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名医学术思想精粹》,等。

2、获得奖项

作为牵头或主要完成人,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等。

3、学术论文及发明专利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21项。

三、团队情况

团队由6个中医科室(方法论、藏象学、病因病机、诊法与证候、治则治法与养生、经典与学术流派研究室)及4个实验中心研究人员构成。曾先后承担973计划项目及课题、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等近百项部局级以上科研项目;承担2021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重大项目13项。通过科学研究,与国内外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持久合作关系;采取灵活机制,广泛吸纳其他学科优秀人才,积极促进团队自身建设与发展。

四、研究方向

1. 中医理论的思维方式及其科学文化基础研究

2. 中医痰证及痰瘀相关理论框架与内涵研究

3. 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调摄理论研究

4. 中医治法与方药理论的科学基础研究

5. 现代疾病中医“因、机、证、治”理论创新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png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负责人(左一:杨金生,左二:孟庆云,左三:潘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