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合作与交流

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备案项目——五运六气与临床应用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3-09-04 来源:五运六气研究工作室
摘要:

2023年8月26-27日,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备案项目——五运六气与临床应用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干支象数医学研究分会、辽宁省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北京针灸学会五运六气专家委员会、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社等5家单位协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教授孟庆云、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院教育管理处副处长毛超一,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所长杨金生,辽宁鞍山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于晓丽,五运六气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杨威等出席,开幕式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科教处处长岳广欣主持,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位代表线下、线上同步参加。

2023年8月26-27日,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备案项目——五运六气与临床应用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干支象数医学研究分会、辽宁省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北京针灸学会五运六气专家委员会、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社等5家单位协办。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教授孟庆云、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院教育管理处副处长毛超一,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所长杨金生,辽宁鞍山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于晓丽,五运六气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杨威等出席,开幕式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所科教处处长岳广欣主持,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位代表线下、线上同步参加。

图片7.png

杨金生对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五运六气是中医经典理论,学习五运六气理论对培养和提升中医思维、服务中医临床具有积极意义。五运六气与临床应用研修班作为基础所主办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已连续举办7年,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普及和应用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希望今后各位同仁与基础所进一步加强交流,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共同守疗效之正,创共识之新,共同推动中医理论服务临床、惠及民众。

图片8.png

于晓丽作为协办单位代表发言,她表示,鞍山市科协此次组织鞍山地区18个基层单位的医疗和科技人员100余人参加线上培训,旨在通过柔性引进专家人才的方式,为鞍山医务工作者搭建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及临床医疗水平的服务平台,推动鞍山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9.png

杨威指出,五运六气与临床应用研修班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参与学习人员近10万人次。大家齐心协力为五运六气的发展和中医学界的繁荣做出贡献。杨威向各位同仁表达衷心感谢,并倡议大家共同携手,不忘初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健康服务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10.png

毛超一指出,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国家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建设项目的依托单位,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五运六气与临床应用研修班是全国五运六气科研与临床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期待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更好地促进中医理论的传承发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图片11.png

2023年度五运六气与临床应用研修班特邀来自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16位专家授课和主持,内容涵盖五运六气学术源流、学术特征、学术贡献、临床技能,五运六气与象数医学、瘟疫防治、体质禀赋、天文原理等专题。专家们从多学科、多维度讲解五运六气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法则,并以五运六气推演式盘、《五运六气推演第一书揭秘》、《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五运六气电子专刊等作为辅助学习资料,为学员掌握五运六气的科学原则与临证思维构建了系统的学习体系。

图片12.png

【授课专家】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图片20.png

图片21.png

图片22.png

【主持专家】

图片24.png

图片25.png

图片26.png

图片27.png

图片28.png

图片29.png

今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五运六气团队将继续搭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各地院校的科研合作,积极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将中医人的理论自信更好地转化为医疗防治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图片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