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承工作室 -> 周超凡 -> 工作动态

基础所第七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开幕式暨周超凡学术传承大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 2022-09-26 来源:科教处
摘要:

  2022年9月9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以下简称“基础所”)“第七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的第一场学术活动“中医治则治法与临床用药学术研讨会暨周超凡学术传承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学术活动以“中医治则治法与临床用药”为主题,以交流、传承周超凡学术思想,组建学术传承队伍,传扬周老医药圆融、辨证治则思想。中国中医科学院李鲲副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平研究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顾问卢祥之教授,学术管理处姜秀新副处长,教育管理处毛超一副

  2022年9月9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以下简称“基础所”)“第七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的第一场学术活动“中医治则治法与临床用药学术研讨会暨周超凡学术传承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学术活动以“中医治则治法与临床用药”为主题,以交流、传承周超凡学术思想,组建学术传承队伍,传扬周老医药圆融、辨证治则思想。中国中医科学院李鲲副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平研究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顾问卢祥之教授,学术管理处姜秀新副处长,教育管理处毛超一副处长,基础所马燕冬书记,杨金生所长,周超凡先生同事、好友、传承团队成员等70余人参加了学术周的开幕式活动。会议由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纪委书记徐世杰主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李鲲副院长代表我院对周超凡获得全国名中医称号表示热烈的祝贺!充分肯定周老从医60年来为基础所、中药所、中医科学院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将传统的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物学相结合,医药皆精,学验俱丰,很好的践行了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指示精神。李鲲就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创新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模式,提升传承效率。基础所应充分利用“北京中医基础-临床协同发展中心”的地位优势,建设“名老中医传承中心”,探索适宜的共性传承模式。二是系统研究名老中医学专家学术思想,促进中医药理论发展。希望基础所组织全国专家团队,系统研究名老中医学专家学术思想,针对制约中医药传承工作和理论发展的核心问题,提出前瞻性、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促进中医药理论发展。三是提高中医学术“共识”水平,推进中医药现代表述,打造融通中医与现代科技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对中医药的理论、方法、成果和文化核心价值进行多维度、深入、系统地阐述,科学解读中医药理论体系。



       杨金生所长发言指出,周超凡教授是中药药性理论诠释方剂配伍及治则治法规律的引领者,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强调基础理论研究首先遵循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以传承精华为主体的中医理论原创性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中医药理论创新研究,以未来趋势为引领的中医理论的先导性研究。其次,作为基础所要特别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方面专家学术经验的传承研究,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周超凡老师圆融医学思想, 在“怎么用古代的思维模式解决现在的科学问题”需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扬。最后,对传承活动也提出了要求,要严格考核和遴选出师和拜师人员,出师人员需围绕周老的学术思想,做创新的研究,有标志性的成果,中医师父收徒要广进严出,希望各位弟子多跟师,多临床,多写论文,多出成果,为中医药事业多做贡献,助力做大做强中医科学院。 



       学术会上,作为学术传承人代表金香兰研究员做了《周超凡学术思想介绍》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周超凡先生从事中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近60年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作为家乡代表,温州市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促进会会长谷献旦感谢周老对温州中医药振兴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感谢周老对家乡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肯定和鼓励。



       作为好友代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顾问卢祥之教授评价周老思想丰富、气象博大、视野广远,崇奉实践、守先待后,谦和、宽容、开放、大度,主张会通、综合,践履着传统学术立场,声冠医坛。并赞扬“周师学绝伦,出类超凡尘,九阙独斯语,并肩逾古贤”。



      

       本次交流会上基础所病因病机室原主任于智敏研究员、陕西名中医王三虎教授,以及优秀传承人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刘颖研究员、广安门医院吴皓主任医师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交流。
       于智敏研究员以《从病例谈治则》为题,从病例分析入手,强调“先察病源,先候病机”的重要性,病因病机决定治则治法。治则连接经验和知识,一方面要以理论指导,保持健康,治疗疾病,恢复健康为原则;另一方面治则上承诊断,下启治法,指导临床,贯穿于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中,具有普适价值。



       陕西名中医王三虎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抗癌攻坚有中医》,系统介绍了中医肿瘤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用药;提出“风邪入里成瘤”的观点,其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症状表现为风胜则痒,面赤为风,多汗恶风,远处转移,症状复杂等;治疗以祛风补虚药、攻毒祛风药等为主,其中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肿瘤效果显著。



       刘颖研究员作了《从肺与大肠相表里-初探周老的学术思想》的学术报告,从经络走行、从胚胎学、从生命活动角度探讨了周老为何重视肺与大肠的关系,以及从提壶揭盖、肺肠同治、肺病肠治、肠病肺治治则治法中体现了周老临床用药的规律。



       广安门医院吴皓主任医师报告了《中药药理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提出祛邪是肿瘤不可缺少的主题;但肿瘤可以无限生长,消耗较大,因此扶正与祛邪不可偏废;肿瘤存在持续的高凝状态,活血药物要贯穿全程;肿瘤会诱导免疫抑制,临床扶正药物增强免疫。



       会议同时举行了29名来自基础所和院外的医药和文化工作者向周超凡教授的拜师仪式和2名传承人的出师仪式。周超凡教授对传承人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出勉励和要求,提出此次收徒药学人员较多,希望在工作岗位上,利用专业知识,严把处方安全用药关,传播医药圆融思想。基础所杨金生所长以及现场出席会议的专家、周老的朋友及弟子70余人、线上参会全国各地的同仁140余人见证收徒过程并参与了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会议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向屠呦呦学习,弘扬青蒿素精神”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教育管理处、学术管理处、新闻中心协办。




                                                             (科教处   吴美玲)